全国知名专家在上海高度认同皮肤科慢病管理: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仲夏伊始,由上海市医学会和上海市医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病学学术年会、上海市医师协会皮肤与性病科医师分会年会”于6月4日在上海虹桥宾馆顺利召开。 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名誉会长徐建光教授,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教授,中国工程院廖万清院士,中华医学会皮肤与性病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郑捷教授,上海市免疫研究所苏冰所长,以及皮肤科学界的老前辈秦万章教授、罗邦国教授、朱光斗教授、毛维翰教授等出席会议,上海皮肤科同道们近五百人参加了此次年会。在会上,专家们高度认同皮肤科慢病管理: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领导致辞
上海市医学会邬惊雷会长向本次联合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本市广大皮肤科医师在三年抗疫中的积极奉献致以感谢和崇高敬意。他充分肯定了分会在开展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基层科普宣传和分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借助邀请交叉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交流的年会平台,促进多学科协作,更快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
上海市医师协会徐建光会长指出,皮肤科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关系紧密,每年一度的皮肤病年会传承了两会(医学会、医师协会)共同办会的优良传统,增进交流,促进友谊。今年是上海市医师协会成立十周年,拟开展主题为“砥砺奋进十周年,医务同行向未来”的庆祝活动,期待皮肤科同道的积极参与。
精彩开幕式
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潘萌教授、上海市医师协会皮肤与性病科医师分会会长施伟民教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郑捷教授和中国工程院廖万清院士分别致辞,呼吁广大上海皮肤界同道要坚定不移,走稳步调,冲出上海,走向世界。开幕式由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科专科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曹华教授主持。
大会报告
大会演讲环节,上半场由潘萌教授、徐金华教授、姚志荣教授共同主持
上海市免疫研究所苏冰所长带来题为“小鼠模型鉴定肥大细胞的起源”报告。肥大细胞对皮肤科医师来说并不陌生。想要通过小鼠模型明确肥大细胞的确切起源,通过单细胞测序发现小鼠在卵黄囊阶段即有一部分表达Cpa3的细胞,构建Cpa3-CreERT2标记的小鼠可以看到小鼠胚胎发育的10.5-14.5天开始即可产生肥大细胞。发现Myb敲除小鼠无法产生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应该是成熟造血体系(CMPs)通过Myb依赖产生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巍教授分享了皮肤菌群在特应性皮炎(AD)中的作用和机制。毛囊皮脂腺单位是皮肤菌群的关键因素,AD患者皮脂功能异常,痤疮丙酸杆菌丰度下降, AD的严重度和皮脂腺数量和功能、丙酸和丁酸的含量等都有关系。皮脂腺脂质—丙酸—IL33轴参与AD发病。炎症性瘙痒方面,丙酸可以减轻AEW诱导的干性皮肤瘙痒,降低DRG对致痒原的影响。通过AD患者皮肤的痤疮丙酸杆菌的全基因组发现存在明显的个体异质性,转录组分析发现AD患者脂质功能有缺陷,SCFAs含量下降明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郭一峰主任医师汇报题目为“过敏性进程的第一步:特应性皮炎与食物过敏”。指出AD和食物过敏,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风险正相关。结合最近指南、询证医学证据和研究进展等,从临床表现、临床分类和实验室检验等,详细地介绍了AD伴或不伴食物过敏的诊疗过程和进展,最主要的是预防策略。最后指出,不能盲目地给AD患者“忌口”。
下半场由李斌教授、施伟民教授、顾军教授和鞠强教授主持
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王秀丽教授汇报“光动力治疗座疮的价值与地位”。中国人的皮脂腺细胞系,是中国人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于光动力治疗的疼痛问题,通过优化治疗方法、日光光动力等不停探索,精进了改良光动力(M-PDT),即降低功率密度,极大程度地保证疗效,降低了疼痛程度。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潘炜华教授汇报“传统与分子诊断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她从真菌感染的皮肤表现入手,介绍了传统的真菌诊断手段:皮疹形态和特征、重视真菌镜检、病理检查,新技术也广泛参与真菌疾病的诊断。最后,潘教授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通过临床病例示教,提醒临床医生要掌握各种解读方法,不能过度依赖宏基因组的检测,需要联合传统和分子诊断技术精准诊断和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明教授汇报“遗传性皮肤病诊断与治疗进展”。随着目前多种多样的测序基础的更新迭代,在DNA水平基本可以检测所有变异,但是结构变异和功能方面尚有欠缺。目前推出的全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OGM)可以检测所有类型的结构变异。李教授分享了一例结合多种测序方法鉴定的PARN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表皮发育不良的案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李福伦教授汇报题为:生物“春泥”:一种“角蛋白-中药”愈创复合体系的构建。下肢溃疡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发病率为19-34%,它的治疗给医疗卫生支出带来相当负担。中医局部治疗通过祛瘀生肌法为传统祛腐生肌补充与发展,发现氯仿萃取物能够降低炎症反应,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促愈作用;白芷及其组方是外治炎症性皮肤病的经典解决方法;珊瑚菜内酯有抗炎作用;角蛋白是生物相容性好的生物材料,中药-角蛋白水凝胶可以促进糖尿病溃疡巨噬细胞向M2极化,逆转炎症模式。
最后,吴文育教授和曹华教授共同主持了荟聚皮肤科新生力量的研究生论文比赛和皮肤健康脱口秀颁奖仪式。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闫明主任带来了压轴皮肤健康脱口秀表演,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学术交流
下午特设了“临床病例”、“物理治疗与靶向治疗”、“基础和转化研究”等专场。本次年会聚焦于皮肤与性病学,邀请了国内知名皮肤病学领域及免疫学领域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专家,线下会场座无虚席。传承既往年会的学术内容,开拓学术创新思维,又以更加丰富的学术栏目,交流皮肤性病学领域前沿基础研究与转化,以及临床诊疗中的热点话题。学术年会的召开进一步促进了业内学术交流,推动了皮肤与性病学、免疫学的基础、转化及临床研究,提升了皮肤与性病学、免疫学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造福于患者,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皮肤病研究事业更上一层楼!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明确要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朗佑堂作为皮肤科慢病管理的倡导者,中药浴养理念的提出者,中药药浴乳品类的开创者,全球第一瓶中药药浴乳的缔造者受邀出席了本次大会,与众多学者共同传播皮肤病相关科普知识,促进学科建设。
皮肤科慢病管理: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常规治疗+全身浴养是慢性瘙痒人群进行慢病管理的最佳方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慢性瘙痒人群(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内源性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等)长期坚持使用皮肤屏障修复弱酸药浴乳(沐圣舒),并联合皮肤滋养凝胶外擦,可缓解瘙痒症状、修复皮肤屏障、清洁养护皮肤,减少慢性瘙痒反复发作,解决皮肤疾患洗澡痛点。
部分内容来源于:上海市医学会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