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心医院开展门诊流量变化应急实战演练
2025年5月13日早高峰,西安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悄然展开一场特殊的“压力测试”。不同于常规演练的预设脚本,此次门诊患者流量变化应急演练完全基于实时就诊情况,通过动态开启2个弹性服务窗口,将排队采血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2分钟,真实检验了医院“平急结合”服务体系的实战效能。
实时监测触发预警 窗口服务“活水”调配
当日8时46分,导医台护士发现检验科窗口采血人员排长队,立即通知检验科、核医学科窗口负责人按照《门诊医疗资源调配方案》增开窗口并安排流动导诊人员进行分流。13号检验咨询窗口及15号同位素检测窗口秒变综合采血窗口,门诊办工作人员2分钟内完成身份转换投入一线分流患者。这种quot;窗口随人动quot;的弹性机制,使服务资源始终紧跟患者脚步,高峰期窗口开放数量较常态增加60%。从原来的三个采血窗口迅速增加到五个采血窗口,9时01分采血窗口排队患者明显减少,有效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从演练到常态 服务革新永不停步
演练结束后,门诊办主任薛瑞立即组织检验科主任姜小健、核医学科主任郭小楠及相关工作人员围绕“响应时效”、“排队预警”等环节展开讨论,针对薄弱点提出改进措施。
“今天演练的场景,就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考卷”,医院已将弹性窗口机制纳入日常管理体系,建立预警机制,各窗口可根据“流量预警线”实时调配门诊医疗资源,实现服务资源“错峰蓄能、精准释放”。我们要让“弹性”成为新常态,用灵活机动的服务供给,锻造应对就诊高峰的“软盔甲”,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落到实处。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