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6:29
艾灸的功效: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详细]
-
浮石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6:28
功能主治 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主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沥涩痛;瘿瘤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水飞后吹耳或点眼。 注[详细]
-
樝子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6:26
功能主治 和胃化湿,舒筋活络;主呕吐腹泻,腰膝酸痛,脚气肿痛,腓肠肌痉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注意 1.《雷公炮炙论》:伤人气。 2.孟诜:损齿及筋,不可[详细]
-
毛水苏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6:22
功能主治 祛风解毒,止血。用于感冒,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崩漏,胃酸过多;外用治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 水苏(鸡苏、水鸡苏、望江青)S[详细]
-
阴地蕨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6:20
平肝,清热,镇咳。治头晕头痛,咳血,惊痫,火眼、目翳,疮疡肿毒。 ①《本草图经》:疗肿毒,风热。 ②《天宝本草》:利膀胱,治头晕脑痛。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亦可解热祛风,治伤风[详细]
-
茺蔚子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6:18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肝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或捣绞取汁。 注意 肝血不[详细]
-
活血化瘀药之乳香
2023-10-09 04:55
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属活血化瘀药范畴。它的主要功用于行气活血、伸筋舒络,下面就乳香作为活血化瘀药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 一、行气活血:乳香气香能香窜调气,味辛能散疚活血,性温能通经络。凡因气[详细]
-
蛇肉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4:52
蛇肉营养分析 蛇肉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增强脑细胞活力的谷氨酸,还有能够解除人体疲劳的天门冬氨酸等营养成分,是脑力劳动者的良好食物。蛇肉具有强壮神经、延年益寿之功效。其蛋白质中含人体必[详细]
-
黄蜀葵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4:50
功效与作用 利水散瘀,消肿解毒,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30克;鲜品30~90克,水煎服,外用捣敷或煎水洗。用治小便淋痛、乳汁不通、水肿、痈疽、疔毒[详细]
-
黑枣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3:10
黑枣作用: 黑枣的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详细]
-
常见几种肠胃草药
2023-10-09 03:05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别名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等。生于路旁、田边及荒地。性寒味酸,有祛湿清热、解毒止痢、散血消肿等功效。药理试验证明,马齿苋对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以及某些治病性真[详细]
-
穿山甲的药用价值
2023-10-09 03:05
药用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味咸,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排脓,下乳汁的功效。 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故可用治血滞经闭,癥瘕结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诸种症候[详细]
-
虎尾兰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1:11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感冒;肺热咳嗽;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解毒[详细]
-
红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1:09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利水通淋;解疮毒。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浊;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注意 《四川中药志》:阴虚火旺,肾虚遗精,多尿及腰痛者忌用。[详细]
-
麻柳叶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1:06
祛风止痛;杀虫止痒;解毒敛疮。主风湿痹痛;牙痛;膝关节痛;疥癣;湿疹;阴道滴虫;烫伤;创伤;溃疡不敛;血吸虫病;咳嗽气喘。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外洗;乙醇浸搽;或捣敷。 [详细]
-
玉屑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1:04
功能主治 润心肺,清胃热。治喘息烦满,消渴;外用去目翳。 ①《别录》: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 ②《海药本草》:主消渴,滋养五藏,止烦躁,宜共金、银、麦门冬等同煎服之,甚有所益。 [详细]
-
小叶双眼龙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1:03
散寒除湿;祛风活血。主寒湿痹痛;瘀血腹痛;产后风瘫;跌打肿痛;皮肤瘙痒。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水煎洗。 1.《广东中药》:驱风解毒。治蛇咬伤,皮[详细]
-
抗癌中药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09 01:02
性味功效 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止咳化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调和药性。 临床应用 适用于肺癌及各种中晚期肿瘤,也适用于子宫癌、直肠癌、膀胱癌。常与知母、石韦、沙参、麦冬等配伍治疗邪热[详细]
-
三七的分布与栽培历史
2023-10-09 00:54
三七在云南和广西均有分布,云南省文山州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地,文山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三七在广西称田七,而今的产量已经非常小。 三七的栽种始于古人对其功效的发现之后。古人在发现并了[详细]
-
常见止咳化痰药对
2023-10-09 00:49
咳喘多兼痰,故本类药一般分止咳平喘与化痰两类。痰,又分湿痰、热痰、寒痰、风痰(有神经系统的见症)及痰核等类型,皆可用化痰药治之。 1.旋覆花配海浮石 旋覆花辛温开肺,消痰利水,降气止呕,主[详细]